
移液工作站是實驗室中用于高通量液體處理的關鍵設備,其精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。為確保設備長期可靠運行,需進行系統的日常維護。以下是詳細的維護指南:
一、每日維護
1. 清潔與消毒
外表面清潔:使用無絨布蘸取70%異丙醇或實驗室專用消毒劑擦拭設備表面(包括觸摸屏、按鍵、機械臂等),避免液體滲入內部。
移液通道/吸頭:運行后立即用去離子水或乙醇沖洗(若接觸腐蝕性液體),防止結晶堵塞。
工作臺面:清除濺灑的液體,尤其是腐蝕性或有毒物質。
2. 液路檢查
漏液檢測:觀察管路連接處、注射器/活塞是否有液體滲漏。
液體殘留:檢查廢液瓶是否已滿,及時清空并消毒。
3. 功能性測試
校準驗證:運行快速校準測試(如5μL/50μL/200μL等關鍵量程),記錄偏差值(應<±2%)。
吸頭適配性:確認吸頭安裝牢固,無松動或漏氣。
二、每周維護
1. 深度清潔
移液針內部:使用廠家推薦的清洗液(如10%漂白劑或專用去蛋白溶液)沖洗管道,防止生物膜形成。
軌道與機械部件:用無水乙醇清潔線性導軌、絲杠,并涂抹微量潤滑油(如PTFE噴霧)。
2. 系統校準
體積校準:使用高精度天平(0.0001g)和純水,按ISO 8655標準進行多點校準(至少3個量程)。
位置校準:檢查機械臂移動是否精準,必要時重新校準板位坐標。
3. 耗材檢查
更換磨損件:如O型圈、密封墊、過濾器等(根據使用頻率,通常每3 6個月更換)。
三、每月維護
1. 硬件檢查
傳感器校準:檢查液面探測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的靈敏度。
電機與傳動帶:檢查是否有松動或磨損,必要時緊固或更換。
2. 軟件維護
日志分析:查看系統錯誤日志,排查頻繁報警的原因(如“吸液失敗"可能提示堵針或漏氣)。
固件更新:確認設備軟件是否為最新版本,及時升級修復漏洞。
3. 環境監測
溫濕度記錄:確保實驗室環境符合要求(通常溫度18 25°C,濕度40 70%RH)。
四、突發問題處理
堵針處理:
用細鋼絲(如通針)輕柔疏通,或超聲清洗(10%乙酸溶液,5分鐘)。
頑固堵塞時,聯系廠家技術支持。
漏液處理:
立即停機,檢查管路連接處或密封件,更換損壞部件。
軟件報錯:
重啟系統,若持續報錯,備份方法文件后聯系工程師。
五、長期停用維護
1. 液路排空:清空所有液體(尤其是易結晶液體如PBS),用去離子水沖洗后干燥。
2. 斷電保護:關閉電源,拔掉插頭,覆蓋防塵罩。
3. 定期開機:每月通電運行10分鐘,防止電子元件受潮。
六、記錄與培訓
維護日志:詳細記錄每次維護內容、校準數據及異常情況。
人員培訓:確保操作人員熟悉緊急停機、基礎故障排查(如更換保險絲)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